标题:
人类五大科幻未来:智能机器殖民太空
[打印本页]
作者:
lshen321
时间:
2013-9-20 21:37
标题:
人类五大科幻未来:智能机器殖民太空
美国《生活科学》网站报道,人类已经进入本世纪的瓶颈期——技术的发展可能会对地球造成灾难性损害,或者从窘境中解救人类。一个文明的未来可能是由被毁坏的生态系统和恶性机器组成的反乌托邦,或者永生和星系间文明的天堂。在9月12日美国国会图书馆召开的人类文明长寿的研讨会上,几个国家的首席研究学者和未来学家预测了未来几个世纪可能发生的事。“我今天所说的一切可能是错的,”科学美国记者戴维·别洛(David Biello)在研讨会伊始这样说道。以下是讨论提出的5个可能的科幻版本的未来。
气候灾难
二氧化碳含量的上升已经成为地球气候的主要威胁。除非人类提出可靠的方法以极大的限制自身的碳足迹,否则整个行星将持续变暖,极端气候将变得越来越普遍,很多物种和人类社区将被横扫,卡内基科学研究所全球生态部门的大气科学家肯·卡德拉(Ken Caldeira)这样说道。
人类是否能够与生态圈形成健康、稳定的关系?“答案是否定的,” 肯·卡德拉说道。人类是从狩猎采集的祖先进化而成,他们对于自己和家庭以及朋友的需要非常敏感,卡德拉说道。但是现在,人类已经创造了一个被科技而非自然主宰的世界,因此问题延伸到全球范围内。如果不采取极端措施阻止全球气候变暖,我不知道它将如何影响人类文明,卡德拉解释道。
仿生学世界
生物学已经进入一种复兴,从测序人类基因组到研发拯救生命的医疗——机械心脏、假肢和人造器官的出现,科技能够修复人类健康并极大的延长人类寿命。然而,这些科技变得越发大众化。个人面对的最大威胁便是生物黑客,美国加州山景城搜寻地外文明计划(SETI)研究所的高级天文学家赛斯·斯塔克(Seth Shostak)这样说道。这样的生物黑客包括从修补病毒基因组使其具有致命性,到通过植入物将信息直接插入大脑。
还有一种可能便是人类甚至会研发“伦理植入物”,蓝色大理石空间科学研究所行星气候学家雅各布·哈克-米斯拉(Jacob Haqq-Misra)这样说道。这种植入物会确保每个人亲眼看见人类文明所面临的问题。
人工智能
科学家们正积极的区分人类究竟是会研发智能电脑还是“思想机器”的问题。电影《2001太空漫游》(《 2001: A Space Odyssey》)里的场景是否会变为现实?著名的科幻小说《火星》三部曲的作者罗宾逊(Kim Stanley Robinson)认为事实并非如此。“我们永远无法理解的事物之一便是人类大脑。”
科学家只能通过测量血流和电生理学现象间接地研究大脑,这只比人类思考的程度广泛几个等级而已,如果无法理解意识性,人类将如何创造一台具有意识性的机器?
斯塔克却对此并不赞同。人类无需理解鸟类如何飞行的细节就能研发飞机,他说道。因此为什么我们需要理解大脑从而研发智能电脑?“一旦你拥有能够思考的机器,你就能要求它制造下一台机器,” 斯塔克说道。
极端情况下,有些人认为智能机器可能导致“奇点”,一个由发明家和未来学家雷·库茨魏尔
(Ray Kurzweil)提出的术语,用于描述机器超越人类大脑能力的临界点。库茨魏尔预测这将发生在2045年,但罗宾逊和其他人对此表示怀疑。
航天物种
1969年,人类首次登陆月球。几十年后,人类可能登上火星,或者未来某天,人类物种将漫游在整个星系,就像电影《星际迷航》里企业号联邦星舰里的船员一样。在这次研讨会上,科学家们广泛的讨论了殖民太阳系是否能够拯救人类不受到地球上的灾难摧毁的可能性。
“太空探索的目标之一是让某些人类离开地球,因此倘若地球发生重大事件,人类还不至于完全被毁灭。” 美国国会图书馆2014年天体生物学主席、天文学家、作者兼科学历史学家史蒂文·迪克(Steven Dick)这样说道。如果一颗较大的小行星撞击地球,人类可能明天就被毁灭,迪克说道。
然而,虽然搭载人类进入太空的科技已经存在,人类仍然将极大的依赖类似地球的环境。前往太空并不能避免人类不受到地球上灾难的影响,这只是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展示人类生活的蓝色星球的脆弱性。
外星人打电话回家
发现宇宙别处存在生命对人类的影响非常巨大。在人类历史上,人类首次开始寻找其他星球上的生命。不可避免的他们将寻找类似自身的外星生命。美国宇航局开普勒太空任务成功的确定了几百颗位于可居住区的环绕恒星的行星。SETI研究所也正在监听或可能暗示外来科技文明的无线电信号。
有些怀疑论者认为如果存在外星生命,人类肯定已经发现他们了。但一系列理由可以解释为什么尚未有任何消息。可能发展这些科技的文明殖民了其它行星,又或者他们过于智能从而向人类隐藏了自身的存在。无论真实的情况是什么,如果地球外的确存在外星生命,那么人类文明的启示意义将是非常巨大的。“从哲学角度讲,知道他们的存在就已经非常重要了。”
欢迎光临 (http://mail.zas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