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8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神秘世界] 秃了就是秃了,你不会变强也别幻想真的能根治

[复制链接]

版主勋章 - 版主勋章

 成长值: 31010

紫铜v1_05紫银v1_02紫金v1_01结丹成就红铜v1_01绿金v3_01蓝铜v1_05蓝铜v2_05紫铜v2_02绿银v3_04绿铜v3_05绿金v1_01灰金v1_05灰铜v1_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6-28 12: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标题:秃了就是秃了,你不会变强也别幻想能根治
  网络上关于80后、90后、大学生脱发等报道比比皆是。
  脱发似乎触动着现代人敏感的神经,甚至还喊出了“脱贫脱单不脱发”的口号。
  在对秃头的恐惧下,许多人往往会轻信各种防脱止脱的正法偏方。
  但不用挣扎了,秃头可能是你根本摆脱不了的命运。
  据统计,全世界将近四分之一的男性都会在中年之后变成“秃头”。
威廉王子秃头记

  不少科学家认为,男性秃顶可能是人类进化的必然趋势。
  更有一位德国学者语出惊人:“100年内所有的成年男人都将成为秃头。
  预言不见得会实现,但秃头越来越年轻化倒是真的。
  不仅是英国的威廉王子,许多明星也是未老先“秃”,如陈奕迅、周杰伦等。
  一些大学生甚至还没毕业就发际线后退、或是成“地中海”了
雪上加霜的是,人类在治疗秃头的战争中节节败退。

  从恶心的混合制品到生发膏、生发油和洗发露,再到如今的各类药物、手术治疗等,都不能彻底消除秃头的困扰。
  还好,科学家从未放弃过对秃头的研究,也逐渐获得许多新的突破。
除了人类,猩猩居然也会秃头?

  早在古希腊时代,就有一位叫希波克拉底的医生研制治秃秘方。
  他相信用鸽子屎、辣根、孜然和荨麻调成的混合物,涂抹在自己的头上就能长出新的毛发。
  可最后他本人的秃顶程度意外成了秃头种类的代号之一,被称为“希波克拉底的花环”。
  恺撒大帝则用过那种混了磨碎的老鼠、马牙和熊油的偏方来治秃头。
  结果一点用也没有,他只好时常头戴桂冠,以遮挡亮得发光的脑门。
希波克拉底和他的秃头

  类似这样荒诞的治秃方法还有很多,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法子其实是古人用来自欺欺人的。
  然而,现代许多人热衷的民间偏方却也只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从老一辈那里,我们常常听到生姜擦头治脱发这一说法。
  很多人认为生姜可以刺激头皮,促进局部血供,这样就可以促进头发生长了。
  看上去似乎有道理,但目前为止,它在科学上毫无依据可循。
  相反,研究发现生姜中有一种6-姜酚作用在头皮时,极有可能会引起生长毛发的毛囊真皮乳头细胞凋亡,加速毛囊的老化。
与生姜类似地,部分地区还有用盐水、啤酒、茶水洗头来刺激毛囊生长。

  它们非但没有防脱止脱功效,也容易加剧秃头者的病情。
  那么,“土方法”信不过,电视上防脱发洗发水靠谱吗?
  很遗憾,即便商家广告打得再多,功能说得再丰富,都无法改变它只是清洁用品的事实。
  若是指望它来产生所谓的防脱发功效,简直比登天还难。比如某知名防脱发洗发水的老板自己也开始秃了。

  至于网络上吹得天花乱坠的生发素、育发素、活力素、生发剂等功效实则十分有限。
  比如某传奇生发剂广为人知,号称“东方魔水”,曾获“奥斯卡发明奖”。
  卖点在“由纯天然中药成分构成,不含激素,无任何副作用,有养发、生发、防脱发的功用。”
  然而,在国家食药监CFDA上,它的注册信息赫然只是写着“化妆品“。
  2018年6月,广电总局就直接禁止了宣传“邦瑞特植物防脱育发露”、“汉方育发素”和“飘宣秃大夫发根活力素”的电视广告,称其存在大夸张宣传、误导受众等问题。

  当然,除了这些常见的法子之外,坊间还有人通过维生素B6、胱氨酸、鱼肝油等药物来补充头发的养分。
  但有专家指出这样摄入的有效成分是十分稀少的,还不如多吃蔬菜水果来地实在。
  那么,将人类折磨得遍体鳞伤的秃头究竟要怎样才有得治?
  这还得从脱发复杂的类型和成因中找寻答案。
  目前来说,脱发主要划分为三种,分别是雄激素性脱发,瘢痕性脱发以及斑秃。
  我们印象中,秃头一般“传男不传女”,但其实仍有6%的女性会受到类似的困扰,大多表现为斑秃。
男女常见的秃头形式

  而我们平常最常见到的就是“雄性激素性脱发”,又被称为“早秃”、”男性秃头“。
  研究发现,男性秃头是一种威力强大的睾酮分解物二氢睾酮(DHT)引起的。
  一般情况下,青春期以后睾酮会随着血液循环到达毛囊中的毛球细胞,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质。
  而细胞质中通过5α-还原酶会和睾酮反应后会生成DHT,进入细胞核,对细胞的代谢系统产生作用,导致毛发生长期缩短、提前进入休止期。
患有”早秃“的男性则携带了对雄激素异常敏感的基因。

  这样一来,DHT会加快毛囊缩小、缩短毛囊寿命,使生出的头发变细变短,还没长到足够长就会掉。
  相对与鬓角等部分,头顶和发际线是毛囊最容易缩小的部位。
  根据每个人的基因不同,这两个部位的脱发顺序也有所不同。
  一般情况下,两者是同时发生的,但也有些男性年纪大了之后出现发际线后退现象,而另有人是头顶脱发等
脱发的Norwoode/Hamilton(1975年)分型,分为7级12型  图片来源:Pinterest

  目前针对雄激素性脱发,医学界发现了两种有效治疗脱发的药物。
  一种是口服药非那雄胺 ,它是5α-还原酶的特异性抑制剂,对该酶的抑制能阻碍睾酮向DHT转化。因此,它能促进头发生长并防止继续脱发,但对严重脱发的效果并不明显。
  但非那雄胺的副作用也不容小觑。
  它可能会使男性变得女性化、男性出现性功能障碍、降低性欲等。
  还有一种是外用药安体舒通,能竞争性地阻碍DHT附着在毛囊受体。
  所以,它能阻止DHT对毛囊的作用,但也只是适用于轻度脱发
除了药物治疗以外,头发移植也是现代治疗秃头的有效手段。

  它一共分为两大类,分别是切头皮条(FUT)技术以及毛囊单位提取术(FUE)技术。
  不管是哪一种技术,精髓都是“拆了东墙补西墙”。
  也就是说,通过将脱发患者后脑部的毛囊提取出来移植到脱发区坏死的毛囊中,使其重新长出头发。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机构宣称的无痕植发手术是不存在的。

  无论是切皮条技术还是毛囊单位提取术,都不是无痕手术,皮肤的全程缺损必会出现瘢痕,这是两种手术都不能避免的。
  幸好,想要做植发手术的患者不必担心瘢痕会影响外观。
  即便是切取面积稍大的切头皮条技术,只要有1cm以上的头发即可遮住,很难被发现。
不过,植发技术是出了名的血腥,会痛到让壮丁哭得像婴儿一样哇哇叫。

  不仅如此,即使你想做也不一定做得了。
  正规医院里,只有等到脱发区的毛囊全部坏死,再也不能长出头发时,医生才会让你进行植发手术。
  若是毛囊还有希望重新生长出头发,他们则通常会建议采取药物治疗。
  很多人都担心植发手术是否会花费过高,其实植发手术是以毛囊为单位进行计费的,不同的机构收费标准相差很大,少到几块钱多则上百元。
  虽说人类在对抗秃头上终于有了靠谱的方法,但科学家仍在秃发领域里奋战,并获得新的突破。
  2018年5月,日本科学家发表在,《Cell Reports》上的研究发现: 脱发与机体的肠道菌群不平衡有关。
  这一结论让科学家兴奋不已。如果能充分证明肠道菌群就是脱发的元凶,则治疗脱发将变得更加简单。
  比如直接注射生物素,设计益生菌膳食补充剂等方式来操纵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就可以。
  然而,科学家还是持谨慎态度,需要进一步研究。
通过日本人对小鼠的尝试,发现乳杆菌细菌可能是秃发的原因(插图:Kenneth Klingenberg Barfod)

  此外,不少科学家对秃头其他方面的影响颇感兴趣。
  2013年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公开版》上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失去了大多数头发的男性患上心脏病的可能性会增加32%。
  而西班牙学者对30名男性进行的研究发现,与头发浓密的男性相比,谢顶男性的前列腺要比前者大出34%。
  不过,秃头也并非一点好处都没有。研究发现脱发的男性不易患上睾丸肿瘤,而且睾酮的水平较高,性欲较强。
  来自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的医学肿瘤学名誉教授提姆·奥利弗称这极有可能是大量的睾丸激素对秃顶患者提供了一些保护作用。
日本光头男开年度大会 举行“光头吸盘拔河比赛”

  而上世纪90年代,贝瑞大学的心理学家弗兰克·马斯卡雷拉也开始思考:
  男性中普遍存在的秃顶是否相当于雄性鸟类五彩斑斓的羽毛,是出于对女性有吸引力而进化出来的?
  他便设计了了一个关于秃头和不秃头的吸引力程度和性格等方面的相关实验。
  结果显示,秃头的男性在生理吸引力方面得分相比他人还是较低的。
  但他们在其他方面的得分却要高很多,被认为更具智慧、影响力、社会地位更高、等一系列社会成熟的特质。
人们眼中“聪明绝顶”的人物,达尔文便是其中一个 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

  他推测,秃头并没有成为女性眼中的亮点,但它可能进化成了一个高社会地位的标志。
  不过,截至目前为止,还没有科学研究证明脱发和智商有关。
  秃了就是秃了,其实天生并没有变得更强,关键还是靠自己。
  那些“聪明绝顶”、“聪明的脑袋不长毛”之类的话或许只是人类的自我安慰罢了。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1 20:11 , Processed in 0.729840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