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2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转帖] 中国汽车人口述历史《红旗》

[复制链接] [已阅至2楼]

版主勋章 - 版主勋章

 成长值: 47080

灰铜v1_04绿金v1_01蓝铜v1_05蓝铜v2_05红铜v1_01紫铜v1_05绿铜v3_02灰金v1_05蓝银v1_05紫银v1_01绿金v3_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7-2-21 20: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汽车人口述历史《红旗》



  近日,中国工人出版社推出中国汽车人口述历史丛书之二《红旗》。2017年1月13日《红旗》新书交流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

  《红旗》一书全景披露国车红旗的前世今生,真实呈现了艰难岁月的工匠故事。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原副总理李岚清为本书作序,并在书中回忆了他与红旗的峥嵘岁月。在序言中,他提到:世界上如果有这样一辆轿车,能够赢得整个民族的骄傲,能够承载整个民族的情感,能够牵动整个民族的关注,那么她只能是“红旗”。他还寄语我国当代的汽车人要不忘初心,继续努力奋斗,以更大的步伐迈向汽车强国的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书中首次公开多幅红旗设计手稿,展现了许多珍贵的红旗历史图片。作者葛帮宁历时近10年,采访十几位红旗车的创作者、参与者和见证者。通过他们的口述,红旗车诞生、发展的脉络和细节立体丰富地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每个口述者都从自身的角度讲述跟红旗车的渊源,给读者还原出一个最接近真实的红旗车的历史。

  很多被采访的口述者都是七八十岁的高龄,不少人在近年相继离世,那段历史随着这些老人的离世也逐渐被尘封。这也让《红旗》一书的史料价值更加凸显。

  出席嘉宾有中国工人出版社社长芮宗金、原中国汽车工业公司总经理、董事长李刚、《汽车商业评论》总编辑贾可、一汽红旗分公司销售副总经理张伟以及本书作者《汽车商业评论》常务副主编葛帮宁。

  内容简介

  世界上如果有这样一辆轿车,能够赢得整个民族的骄傲,能够承载整个民族的情感,能够牵动整个民族的关注,那么她只能是‘红旗’”。——李岚清

  全景披露国车红旗的前世今生,

  真实呈现艰难岁月的工匠故事,

  首次公开多幅红旗原始设计手稿。

  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原副总理李岚清倾情作序。

  听当年红旗车的创造者、参与者和见证者为我们还原红旗的峥嵘岁月。

  本书作者历时近10年,采访十几位参与过各种类型的红旗车的设计和生产过程的汽车行业老前辈,通过他们的口述,把红旗车诞生和发展的脉络和细节立体丰富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每个被采访的汽车行业前辈都从自身的角度讲述跟红旗车的渊源,给读者还原出一个最接近真实的红旗车的历史。

  很多被采访的老人家都是七八十岁的高龄,不少人在近年相继离世,那段历史随着这些老人的离世也逐渐被尘封。这一现象也让这本书的史料价值更加凸显。

  作者简介

  葛帮宁:《汽车商业评论》常务副总编,十多年来,专注中国汽车人口述历史的采访,已出版中国汽车人口述历史丛书之一《拓荒》。

  李岚清:红旗飘舞 不忘初心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中国汽车人在新的长征路上,怀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和信念,一代接一代努力奋斗、薪火相传,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历经60 年,使我国走上了世界汽车大国之路。

  今年也是我国“红旗”轿车问世57 周年。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给我送来一本关于“红旗”轿车史料的样书。他们告诉我,这是《汽车商业评论》自2006 年创刊伊始便启动的中国汽车人“口述历史”的采访。十年来,他们陆续采访了上百位老一辈的汽车人,并加以整理编辑,用一个又一个发人深省而又令人难忘的故事,为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史增添了难得的宝贵资料。

  60 多年前,中国汽车工业起步于长春孟家屯那片荒芜的田野和日寇细菌工厂残垣断壁的土地上。以饶斌、郭力、孟少农等为代表的中国汽车工业老一辈奠基者和建设者们,披荆斩棘,艰苦创业,开启了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大幕。1956 年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解放”牌卡车诞生,结束了我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1958 年“东风”牌轿车、1959 年“红旗”牌高级轿车试制成功,成为我国汽车工业史上又一个里程碑。在这本叫作《红旗》的样书中,由李刚、史汝楫、范恒光、吕彦斌、王振、刘经传、李中康、赫世跃、艾必瑶、智百年、华福林、杨建中、王季荃、贾延良、赵国相等这些当年“红旗”轿车的创始者和建设者们,详述了我国轿车的诞生和发展,也是从一个侧面记述了我国汽车工业创建的历程。

  当我读完这本样书后,不仅对那段历程有了更具体、更鲜活的了解, 同时,它也把我带回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再次引起我对那些老同志们的深切怀念。

  我想,世界上如果有这样一辆轿车,能够赢得整个民族的骄傲, 能够承载整个民族的情感,能够牵动整个民族的关注,那么她只能是“红旗”。

  新中国成立之初,汽车制造工业还是一张白纸,百废待兴。党中央、政务院制订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决定创建我国的汽车工业,并将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建设列为156 项工业项目中的重点工程。尽管当时条件十分艰苦困难,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工作,从1953 年开始,在全国支援和苏联的帮助下,一汽的建设者们仅用了三年时间,就建成了一座能够在流水线上进行大量生产的汽车制造厂。这一座规模巨大的工厂,无论是技术上,还是管理上,特别是严格的质量责任制度等方面,在当时都是比较先进的。一汽的建成投产,为我国的工业化奠下了一块厚重的基石。但一汽创业者们并未停下前进的脚步,他们紧接着向下一个目标— 制造轿车进军。支持他们成功实践的巨大精神力量,正是当年汽车人那种为建设新中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正是他们开拓进取的创业理想和决心。关于这些,在书中都有生动的记载和叙述。

  如果说我国卡车工业的开创,当时有苏联的帮助,那么“红旗”轿车的问世,就完全是自力更生的结果。在中苏关系发生变化和资本主义列强对我国实行全面封锁的形势下,1958 年一汽人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发出了国产第一辆“东风”牌轿车,接着又研发出了“红旗”牌高级轿车,开创了我国的轿车工业。可以说,正是依靠自力更生的精神,中国才有了“红旗”轿车。虽然现在的外部环境有了很大变化,我们已进入一个对外开放的新时代,但自力更生精神绝不过时。不但前沿的军工技术要靠自力更生, 即使高端民用核心技术,也不能完全依赖别人提供。我们正是靠这种精神搞出“两弹一星”,并步入航天大国的行列。即使可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也是要靠自力更生精神,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从而走向国际先进前列,我国的高速铁路就是一例。

  “红旗”轿车的研发,几乎是从零开始的,没有经验、没有设备、没有图纸。老一代汽车人,凭着自己的双手设计制造出了在世界汽车发展史上都堪称经典的“红旗”轿车。对于其中的甘苦,每个亲历者都有着刻骨铭心的感受。从这些史料中可以看出,他们拥有以民族复兴伟业为重的情怀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抱负。他们是凭借自己的才智,凭借自己的双手,凭借自己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技艺,勇于面对和克服一切困难的实干家,他们是大国工匠。如今许多老同志已离我们而去,但却给我们留下了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 周年大会上指出:“历史是不断向前的,要达到理想的彼岸,就要沿着我们确定的道路不断前进。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他还曾经指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我希望并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当代的汽车人在新的长征路上,不忘初心,继续努力奋斗,研发制造出更好、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以更大的步伐迈向汽车强国的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插件设计:zasq.net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青铜会员 - 等级≥州判

沙发
发表于 2017-2-23 20:42 | 只看该作者
曾经是中国人的骄傲。
管理员已阅至此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26 10:46 , Processed in 1.105582 second(s), 5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