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0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中国人的幸福观》(全本)作者:[德]鲍吾刚【TXT】

[复制链接]

区版勋章 - 区版勋章

灰铜v1_05蓝铜v2_05蓝铜v1_05紫银v2_04绿金v1_01灰金v1_05绿银v1_01紫铜v1_05绿铜v3_05紫银v1_02蓝银v1_05绿银v3_05绿金v3_05宝血灵晶红铜v1_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2-2 22: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书 名: 中国人的幸福观
作 者:(德国)鲍吾刚 韩雪临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9月
ISBN: 9787214059857
开本: 16开
定价: 46.00 元

内容简介:
  《中国人的幸福观》着重探讨了中国思想史上的天堂观和乌托邦观念,分析了天堂观和乌托邦思想在中国人寻找幸福之途中的历史意义。《中国人的幸福观》引征的材料不拘常规,自由广泛,不仅有常见的儒释道思想文本。还涉及到许多边缘的内容。除了材料丰富翔实外,作者的文笔也是细致而富有情感,由此勾勒出中国历史上幸福观的种种不同表现,常有些真知灼见值得我们掩卷深思。
  作者认为,中华民族从一开始就没有放弃对幸福的期望和追求。和西文一贯所认为的“中国一直都在向后看,他们的全部理想都是从过去中吸取的,他们对未来不感兴趣”的观点不同,作者认为中国也有着对现世与未来的憧憬.在传统儒释道思想以及现代西方思想的杂糅下,呈现出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天堂观、乌托邦思想和有关理想世界的观念。《中国人的幸福观》按照历史的线索,分五个章节分别讨论了先秦不同学派对幸福的不同理想,汉代董仲舒的天道循环论对幸福的影响,以及魏晋时期的佛道思想、宋明理学和19世纪各种思想流派对幸福的探索。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确定范围(前1500一前200年)

第一节 此界和彼界的统一
整一的世界
有关幸福的根本概念
变化的困境
第二节 漠然现世天
孔子和中国人本主义
孟子和第一个社会乌托邦
墨翟和中国社会主义的基础
第三节 逃离社会
道家的自然与生命
《庄子》中的梦与死
第四节 黄金现世和发现未来
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
荀子和以礼制序
法家和以法制序
法家的混杂形式

第二章 在此世的边界上(约前200—300年)

第一节 视作未来的过去
文明与自然、过去与现在的再融合
董仲舒和历史循环论
宇宙目的论思想的开始和“大同”观念
今文学派和古文学派
第二节 位于世界尽头的国家
北方和南方:作为象征与模式
东方和西方:成仙得道与避难之地
对上天的恐惧和对大地的依恋
第三节 叛乱与和平
道家与墨家观念的融合
太平和军事的均衡
道教的救世信仰

第三章 对彼岸世界的迷恋(约300—1000年)

第一节 自由和无政府状态
无君论:隐士与起义者的理想
自由,自然的浪漫主义与狂癫
超脱、酒醉与创造力
第二节 在西方天堂里的救赎
佛教带来幸福处所的变化
西方极乐世界
北瞿庐洲
时间的消失和佛教禅宗
第三节 洞穴后的世界
道教天堂的类型
作为幸福体验的旅行
作为再生之地的洞穴
地下天堂与时间的转换

第四章 现实的尘埃(1000—1800年)

第一节 忠诚和异端
儒教的胜利和世界的收缩
忠诚的快乐
宗教理想的压制
秘密社团和他们的社会政治诉求
民族主义的诞生
第二节 “格物”
儒家内部两极分化之现象
宗族共产主义
儒家理想中的怀疑
第三节 等待和听天由命
变革的急躁与市侩的沉着
李汝珍的奇境

第五章 曙光(1800年以后)

第一节 沉睡与来自天父的讯息
人造的天堂
洪秀全与基督教
太平天国在社会改革上的尝试
上帝的王国与民族主义
第二节 “大同世界”的愿景
儒教的“改革”
世界政府
阶级、种族与家庭的终结
教育、抚养以及惩罚
“天游之学”
第三节 理想混乱的时代
东西方冲突之间的乌托邦
“内”与“外”、“知”与“行”的两极之间
孙逸仙的综合法
新无政府主义与“机器达致大同”
均力说与死亡作为拯救
田园理想、生命哲学与民族主义
温和观与对大独裁者的期待
第四节 新中国与拯救世界
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源始
行动意志与农村的变革角色
马克思与孔夫子的对话及城市的变革角色
毛泽东的崛起
“矛盾”与“实践”
“大跃进”与“大空话”
“一穷二白”,运动与走向死胡同
游泳与太阳的宗教性象征
无法解开的结

插件设计:zasq.net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3 13:51 , Processed in 1.711528 second(s), 4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