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其他] 面条吃出新花样 中外11种特色面条(上)【6P】

[复制链接]

区版勋章 - 区版勋章

灰铜v1_05蓝铜v2_05蓝铜v1_05紫银v2_04绿金v1_01灰金v1_05绿银v1_01紫铜v1_05绿铜v3_05紫银v1_02蓝银v1_05绿银v3_05绿金v3_05宝血灵晶红铜v1_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 09: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lshen321 于 2014-11-2 09:30 编辑



荞麦面


1 荞麦面——日本料理的“关东军”

荞麦的原产地是中东,荞麦面的吃法源起中国北方,镰仓时代(1185—1333年)中国的手工制面技术传到日本后,荞麦面在关东地区广受欢迎。荞麦这种高寒地区的粮食作物,对生长的条件要求并不高,在相对贫瘠的地区也能有稳定的产量,日本的长野、山梨两县就特别适合种植荞麦。但是,起初荞麦面的制作成本比较高,普通百姓家是吃不起的,还是只能将荞麦简单地煮熟来吃,结果“吃荞麦”就成了贫穷的代名词,以前在荞麦的产区,一直有人奉劝姑娘们“不要嫁给家里常吃荞麦的人”。

荞麦面有冷、热两种吃法。冷吃以冰镇方式上桌,然后把厨师准备好的配料(萝卜蓉、紫菜、芥末)倒进师傅秘制的酱汁里(每个师傅都不同),就像过桥米线那样,把面在调配好的酱料碗中“过桥”一下,再配上不同的菜,或者在面里加进一个生鸡蛋。热吃就是配上汤底,再加七味调味,汤底宜清淡,用昆布、青花鱼和干冬菇熬出,来突出荞麦面的麦味,但是也有口味偏重的吃饭,汤底用数味海鲜,加酱油和清酒熬出。

在日本,荞麦面有长寿的意思,生辰之日全家人会一起享用。日本不同地方的荞麦面文化也有不同:有的寺庙给住宿的香客吃荞麦面;有的地方在丰收之时用荞麦面招待已出嫁的女儿及其丈夫;有的人会在搬进新居的时候送荞麦面给新邻居。

割:荞麦面有时候会与小麦面混着吃,这两样东西的营养价值都很高。荞麦面分为“七割”和“十割”,七割是七分荞麦和三分小麦,十割即指全荞麦,也称“生荞麦”,前者口感相对滑嫩,后者麦香味更重,可以根据个人口味上的不同喜好来选择“七割”还是“十割”。



乌冬面


2 乌冬面——日本切面巅峰之作

乌冬面和荞麦面有些类似,一样是高寒地区的产物——小麦,工艺也是从中国传入。其实乌冬面在做法,就是中国切面的做法,不同的是,日本人在和面的时候用的是盐水,促使面团内快速形成面筋,然后擀成一张大饼,把大饼叠起来用刀切成面条。后来,在制作过程中人们又在面粉中加入了大米粉,这样做出来的面条介于切面与米粉之间,吃起来口感比较软。

乌冬面也有冷、热两种吃法,凉乌冬拌浓料吃,热乌冬就要靠汤底了。不同于荞麦面,乌冬面的汤底并不需要很清淡,因为乌冬面本身是没有什么味道的,所以一般用加肉或海鲜的高汤,汤中加七味、酱油、清酒、味噌、菌菇等调味料,最常见的是牛肉乌冬面。

乌冬面也适合配天妇罗,考究的地方,天妇罗采用纯麻油进行煎炸,粉团适中,当乌冬面上桌后,把炸好的天妇罗全盘倒进汤里浸泡,鲜甜的汤因此变得更加丰富可口。吃乌冬的实际是有讲究的,要在上桌后两到三分钟时进吃,这时乌冬的韧性还没有消失,更已经吸收了汤的味道。

有趣的是,乌冬面在日本汉字中写做“馄饨”,而中国的馄饨,在那里却另有片假名的写法,有说法乌冬面最早的时候并不是现在这样切成条状,而是团状,以“混沌”之意命名。乌冬面最早在日本是寺院食物,后来才传入民间。

七味:七味粉的简称,日本的一种调味料,由七中不同颜色的调味料配成,全名“七味唐辛子”,“唐辛子”就是辣椒,唐朝时候传入日本。七味经常用于荞麦面和乌冬面的调味,不同的七味配方不同,风味也不同,主要配料有:芥子、陈皮、芝麻、山椒、火麻仁、紫苏、海苔、青海苔、生姜等。



马来炒面


3 马来炒面——东南亚家常美味

马来炒面是马来人非常喜欢的家常炒面,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地的餐馆、街头小摊都可以看见它的身影。马来炒面的做法有两种,一种是素炒,另一种就是能加入各种海鲜和肉类,使味道变幻为甜辣或者咸辣。

马来炒面使用的是黄面。将锅烧热后,放入鸡蛋炒熟,再加入鱼饼、鱼片、虾,以及桑巴酱(马来菜中经常使用的特色酱料,带有虾米或者海鲜的味道)和辣椒酱一起炒香,这时候,就可以放入黄面,用文火翻炒,让面条吸收味道,最后加进青菜、洋葱丝和西红柿,用猛火翻炒收尾。

黄面:黄面在和面的过程中,会加入鸡蛋、淡盐水,和少量的清油,和完的面团手工拉制,面条色泽金黄,散发油光,故此得名。善于制作黄面的人,以回教徒为多,所以在伊斯兰人口众多的东南亚地区和中国的新疆地区,都有用黄面制作而成的面食。



新加坡叻沙


4 新加坡叻沙——浓郁的娘惹菜肴

叻沙,又写做喇沙,是马来饮食文化中的一个亮点。明朝以后,就一直有中国人南下马来地区,与当地的人通婚,生下来的女孩被称作“娘惹”,男孩被称作“峇峇”。娘惹从小就学习结合了马来饮食文化和中国饮食文化的娘惹菜,运用东南亚丰富的香料,加上中式的烹饪手法,做出了独成体系的菜肴。

娘惹菜的味道浓郁、甜酸、偏辣,在烹饪过程中会用到几十种香料,常用的有蓝姜、黄姜、香茅、洋葱、叻沙叶、班兰叶、亚参、酸柑、参巴辣椒、椰浆、玉桂、石栗等,代表性的菜肴有叁芭臭豆鱼头、虾酱鸡、鱼鳔汤、椰浆饭、娘惹粽、摩摩喳喳、娘惹糕点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数叻沙。

叻沙口味香浓辛辣,以粗米粉为主料,汤料以椰浆、叻沙叶和辣椒为主,在煮滚的清汤里加入叻沙酱、叻沙叶、辣椒、香茅、蓝姜、虾米等,慢火熬制两个小时以上,再加入淡奶和椰浆,调制出浓郁的叻沙汤。这时,将粗米粉和豆芽烫热,与鱼饼、鲜虾、鲜蛤混在一起,浇上叻沙汤,就大功告成了。叻沙叶是制作叻沙的关键,这种香草在未被人们食用前,曾经被归为杂草,如今摇身一变,成了娘惹菜里的宠儿。

新加坡是一个崇尚美食的国家,在新加坡的街头,随处可以看见吃叻沙的小店。有趣的是,叻沙的用料多,吃叻沙的地方多,喜欢叻沙的人也多,而叻沙(laksa)本身的意思,在梵文里就是指“数以万计”,看来这个名字还是有道理的。



5 冷面——源自朝鲜时代的冬季冷食

你一定没有想到,冷面是源自冬季的吧。这种面食让人的第一感觉,就是为炎热夏日所发明的吃饭,但是恰恰相反,在以前的朝鲜族生活地区,人们把泡菜腌制好放在大缸里,在冬季来临之前埋进地下,冬天的时候,取出菜缸,盛出带着冰渣的汤汁,配着面食吃。想象一下,外面是寒冷的北风和漫天的飘雪,屋里是温暖的火炉和鲜美的冷面,多么其乐融融的一幅画面啊。

韩国冷面的主料是荞麦面或者葛根面,面条较细。在制作的方法上,韩国冷面分为水冷面和拌冷面两种,前者通常用凉汤(一般是牛肉高汤)制作,后者用辣椒酱等辣味调料拌着面条吃。在吃冷面的时候,醋和芥末酱是必不可少的调料,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来添加。

水冷面的代表是平壤冷面,以荞麦面为食材,比较粗糙,面条容易断开,更适合做水冷面;拌冷面的代表是咸兴冷面,面条用土豆和地瓜中提取的淀粉制作,在水中容易泡发,所以做成拌冷面。另外有一款比较特别的冷面“晋州冷面”,属于水冷面,它的冷面汤并非使用常用的牛骨汤,而是用鳀鱼、蛤蜊、干海魟、干明太鱼、八带鱼等本地海产品熬制而成。在配菜上,其他冷面都是加入腌渍的薄萝卜片,而晋州冷面则加入了充分发酵的辣白菜、牛肉和鸡蛋丝等许多品种,不论是色彩,还是口味,都比其他冷面高出一大截,可谓是韩国冷面中的“高端品牌”。

冷面又称“股细”、“凉淘”,前一种别称取自朝鲜语,后一种别称在中国元代诗人王哲《减字木兰诗·赠王家饮店》中出现过:“凉淘要结,妙手轻团才如握雪。要结凉淘,琼药纷纷入宝槽。挨刀细切,碗内银筋挑玉屑。细切挨刀,又分随余采碧桃。”诗人用华丽的辞藻地写出了冷面的制作过程和出品形象,以及食用后欢快的心情。



意大利面


6 意大利面——东方的传奇,天使的变身

意大利面,又称意粉,在所有的西餐菜肴中,与东方的饮食最为接近。关于意面的起源,如今一直争执不下,长年以来,大多数人认为面条是马可波罗从中国带去欧洲的,但是如今随着学术研究的深入,马可波罗是否到过中国也已经成了人们质疑的焦点,就更不用说他传播了面条文化了。不过,从中国人的角度来说,大家更加愿意相信意面是中国面条的嫡系。

吃惯了东方面条的人,很难一下子接受意面,对它的感觉跟欧洲的米饭料理一样,总有点夹生,其实,这是麦种的缘由。制作意面所使用的杜兰小麦(Durum)是欧洲和近东的特产,大多数的杜兰小麦都被用于制作意面,用它做出来的意面通体黄色、硬度高、久煮不烂,所以给外行人以“夹生”的感觉。虽然意面久煮不烂,但是在烹饪的时候也没有必要煮很长时间,在沸水中煮两分钟就可以食用了,如果不想口感太硬,可以适当多煮几分钟。

意面的形状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除了与东方面条一样的直条形以外,意面还有管形、螺丝形、贝壳形、蝴蝶形、车轮形、字母形、粒形等100多种不同的形状,犹如不同的天使,降落到凡间后成为不同身份的人。人们称呼意面,会用“spaghetti”或者“pasta”,其实spaghetti只不过是那种最普通的直条形意面,而pasta才是所有意面的统称,所以看一家意大利餐厅的菜单上是否用“pasta”来归类意面,就可以知道它是否正宗了。

赋予意面灵魂的是酱料,煮完的意面拌上事先烹饪好的酱料,一道完整的意面才算全部完成。意面的酱料从常见度来看,依次分为红酱、白酱、青酱和黑酱。红酱就是西红柿酱,是最为常见的调味方法,自从19世纪西红柿从观赏性植物转为蔬菜后,欧洲人就一直想方设法把它做成各种美味。白酱就是用奶油来调汁,并洒上芝士粉,用焗的方法烹饪,在奶制品技术领先世界的意大利,这种吃法广受欢迎是理所当然的。青酱用的是罗勒叶和松子,并配上橄榄油,这种特殊的香气对于喜欢的人来说,很容易上瘾。黑酱是用墨鱼汁为面条添味并且上色,通常还会配一些海鲜。

插件设计:zasq.net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11 17:24 , Processed in 0.816921 second(s), 4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