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喜欢的不行,恨不得立刻就再订几张电影票,等上映了以后刷了再刷,在每年过百部的华语片观影经历中,这是非常罕见的,几乎可以判定,在自己的2016年度华语十佳片单中,薛晓路已占住一席。 见山还是山 语焉不详的真实 那么问题是,我为什么会喜欢这样一部电影,严格来说,这算不得上是什么绝佳的手笔,剧情设计得很巧妙,情景很到位,也有一些韵味悠长的暗示,尽显女性作者导演的细腻与感性。但是毕竟在需要写实的地方还是不清不楚,例如走马灯式的次要角色和辅线,关系都表述得语焉不详。 例如姣爷和邓老板,你凭什么吃了睡了还拿了钱又觉得受了委屈,决定相伴到拉斯维加斯,不是已经确定了要做个可以借钱的临时炮友吗,又如与学霸的邂逅,一个混迹赌场十余年老油条,竟然轻易相信了数学下注法,押上了相当于身家性命的百万巨款。 可是后来又仔细的想了一遍,发现这正是《不二情书》的妙处,在这个世界里,哪有那么多一定和准确,世界就是乱的,人生又何必一板一眼都有根有据,率性而为,随心而动,又有什么不好。这所有的不清不楚,语焉不详,也包括这被错寄的情书,不正是现代人的真实状态嘛。 姣爷如此,Daniel如此,王茜饰演的母亲,祖峰饰演的诗人都是这样,都是硬着头皮给人生下注,至于是输是赢,根本就是一本糊涂帐。唯有秦沛和吴彦姝饰演的老夫妻,是真的清楚明白,秦沛演活了一位满腹诗书的老人,吴彦姝演的是目不识丁的老妇,两个人相濡以沫,活得通透,当年的山已不是山,而他们见山还是山。单独加一句安利,一对老戏骨的表演,感人发泪。 书与输的寓意 答案只有四个字 影片以“情书”和“赌博”为核心线索,大量运用古诗文,营造了强烈的氛围效果,应该也是导演要表达的一种思考,包括几次把“书”与“输”进行对照,对逝去的书香进行了怀念。 书是文化,而文化在科技和财富面前,显然是不科学和落后的。片中很多人物,都带有鲜明的文人式的忧郁,陆毅饰演的北大高材生,以《决胜21点》为人生范本,试图运用知识改变命运,结果当然是必输无疑;以Daniel的古文素养,也算是文化精英了,事业也是小心经营井井有条,还不是一步错输了全部,痛得无以复加,他们在财大气粗又能在华尔街敲钟的邓老板面前,显然都低了一头。 不过呢,书也绝对不是真的输,林爷爷就赢得漂亮,而奶奶虽然只会写自己的名字,但就这四个字,就不愧天地了。所以说,书不在多,也不在高,在于悟,有一句信条,我们哪怕并不知道有些文字出自何处,也无需自谦,做好一个堂堂正正的人,结局怎样都是赢了。这一点在电影中也有多处体现,细心看就能发现。 去国怀乡 心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作为一部续集电影,没有北京也没有西雅图的“北西2”,还是有《西雅图夜未眠》的明显痕迹,意思却已经另起炉灶了。就故事来说,《不二情书》要比上一部要厚重太多,当年是吴弗兰克和汤佳佳在异乡邂逅,一个干柴,一个烈火,哪怕中间隔着一个别人的孩子,也是顺理成章的打得火热,唯一的悬念只是他们能否抛开现实的隔阂,有一个欢喜式结局,所以,只能算是爱情小品。而这一次,《不二情书》大刀阔斧,去国怀乡,恋恋乡愁,倦鸟归巢,以书铭志,都是浓浓的文化味。 现代都市,车水马龙,红灯绿宇,不可谓不繁华,不可谓不昌隆,可是,我们在这个越来越小的地球村上,信息转瞬千里,每个人和每个人之间可能只隔着一个拔号键或者是微信上的语音发送键,但是我们的心却越来越远,不仅是人与人的疏离,也有人与过去,与故乡的疏离。 你可还记得故乡当初的模样,你可还记得那朴素的校园,那时教室里回荡着最简单的读诗声,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操场上玩耍的孩子们见过最高科技就是小霸王,在水溏里摸鱼的孩子可能还会唱几句简单的乡谣。 可是现在这些都被冰冷而华丽的都市机器替代了,人们在忙碌中,已忘掉了许多乡俗。或许,薛晓路也是其中的一员,她想用这样一部以书信而不微信为题的现代电影,唤醒我们记忆深处那些已渐渐模糊而遥远的书香与故乡。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也。”——这首诗要表达什么其实并不重要,故乡在房子里还是心里也没什么关系,若是看完这部电影,我们能回想起一些往事,明白心在哪里家就在哪里,《不二情书》就算没有白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