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的文章里,我们曾呼吁,针对雾霾问题政府应加快信息公开。文章发出后18个小时,环境保护部陈吉宁部长就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召开媒体见面会,正式回应最近社会舆论中的诸多疑问。今天,北京代市长蔡奇也与媒体、市民代表围坐一堂,共商抗霾大计。 从环保部的信息发布中,我们看到了专家在“大气污染防治行动”中所作的努力,也看到了环保部务实、诚恳的态度,更看到了由陈部长传达的来自中央领导的治理决心。从蔡市长的座谈会中,我们了解了北京未来一年的治理计划,政府对市民感受的重视和对推动空气治理的积极态度。虽然这样的交流等得有点久,但它毕竟实现了。 现在,很多人知道了,重点地区的年均污染物浓度确实在下降,但在气象条件恶劣的冬天,问题仍很严重。大型企业已基本接入国家直接管理的在线监测系统,这极大地破除了地方保护主义障碍。而污染控制技术相对落后的中小型企业以及生活污染,将成为未来管理重点。目前,我们在广州、兰州、长三角,乃至京津冀,已取得一定治理成效,这与发达国家同期相比,治理速度并不算慢。 而提到治理速度,似乎就是承认我们已经走上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其实,谁的少年时代没有杀马特过呢? 我国建立环境保护制度并不算太晚,实际上也是在边发展边治理。只是,过去对环境保护缺乏足够的了解和重视,导致资源开发速度远远超过环境治理速度。正视我们在环境问题上“负重前行”的现实处境,才更有利于达成共识,形成合力。 我们的社会经济系统就好像是个一口气吃出来的胖子。看着挺大个,但要面对呼吸道、消化道、内分泌、免疫系统等各个系统的疾病。作为环境科的医生,环保部现在告诉了我们对雾霾这种病的治疗方案以及已产生了何种治疗效果。 讳疾忌医是没用的。为了健康,我们要吃药、打针甚至手术,这可能很痛苦,但不能停。而在未来,更可持续的办法,是从根本上转变,找到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明心 那么,未来环保部将采取什么措施呢? 小企业、小锅炉、农村散煤、机动车……是环境治理的“深水区”。这些小型的、分散的、移动的污染源,切实关系到老百姓的生活、工作,关系到除了空气污染之外的其他广泛利益。加强对这些污染源的管理,无疑要牵动每个人的神经。 我们可以预见,受年纪阅历、教育背景、地域文化、收入水平、认知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人们会拥有差异性极大的私人偏好,从而对环境政策产生不同的态度。 像现在,那些烟雾笼罩、污水横流的小工厂和小作坊,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他们多年忽视《环境保护法》,或许只是为了一些很微小的私利。 没有人不愿意在窗明几净的环境中工作,没有人不愿意在青山绿水中生活。不过,在不同人眼中,事物的优先级不同而已。 近期几部环境纪录片展示了这样的现实:同一片蓝天下,人们有着截然不同的环境行为。那些不断买买买的人,能否真的意识到自己的环境消耗?那些以垃圾场为家的人,能否在教育帮扶下迅速转换职业? 如陈部长所说,共识的取得、能力的培养,是下一阶段雾霾治理工作的难点。克服摩擦,可能会花掉我们未来大部分的时间。这是一个系统性的、整体性的任务,需要其他更多部门的参与——就像医生的会诊和协同治疗。 每个雾霾季,我们都会看到网友们的各种反思。其中一种论调是,工业化和城镇化让我们“变坏”了。我们应该回到桃花源般的田庄去,岁月静好,“极简生活”。但事实上,去工业化、去城镇化绝非解药。我们治理各种工厂,是为了让工厂更清洁、更高效;我们治理采暖锅炉、淘汰老旧汽车、发展公共交通,是为了让城市更美好。工业化和城镇化不是环境问题的罪魁祸首,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太低才是。 提高发展水平需要借助科学技术的力量,合理防护雾霾也是。虽然我们可能还要直面雾霾很多年,但科学的防护措施能够最大化地避免健康损害。而谣言只能加剧恐慌,误导公众进行额外支出或无效支出,损害人们的利益。在科普工作上,科学家和媒体确实有必要加强联系。 先明心,共抗霾。 优势 有人说,我们有后发优势,所以我们不应该只比发达国家的治理速度快“一点”。但如果知道我们的后发劣势,才会感到我们这点成绩的难能可贵。 不少网友总结,欧美国家治理雾霾,主要依靠能源结构变革和通过全球化转移污染产能。作为一个后发国家,我们基本没有这样的条件。 我们人多地少,水、煤、油、气等资源人均占有有限。国际大宗原材料和能源市场已被先行者占据优势地位。一带一路共同发展的空间虽然巨大,但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我们不可能大规模输出高污染、高消耗的产业。 这不是老生常谈,而是中等收入陷阱下的无数小陷阱之一。过去我们可以依靠高强度的劳动投入和环境消耗来弥补,现在人口红利逐渐减少,环境红利已经透支,科技投入如果不能及时跟上,那国民的总体生活水平就可能停滞不前——降低生活质量的雾霾也就会如影随形了。 我们以少量资源快速支撑起如此巨大的经济体,可谓前无来者;但转型升级只能更多依靠自身力量,可谓后无退路。持续的雾霾是改革走到重要路口的标志,需要壮士断腕的勇气。 优势要自己去争取。我国富煤贫油,能源结构很脏;但可以通过洗煤技术、燃烧技术和烟气治理技术的升级,来做到“超净排放”。风电、太阳能、电动汽车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迅速缩小。机动车国六标准已经制定实行。一系列的治理技术和管理手段,正在推广或研发之中。 技术和管理需要人才。陈吉宁部长谈到,我们的(环境)专家人数相对较少。环境类专业相对年轻,前些年行业不景气,导致人才流失相当严重。以岛妹的本科班为例,十多年后,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同学还在从事相关专业。可期的是,如果政府将积极坦诚的治理态度持续下去,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海内外人才将涌入,让包括雾霾防治在内的环境保护工作更加顺畅、高效。 我们都盼望雾霾消散的速度再快点。从时间上看,技术和人才不是问题。关键在于,能否尽快形成合力。 十四亿人,每人多用一度电、多开一公里车,就会额外形成巨大的消耗和污染。规划、设计、投资、建设、生产、销售……每个人的每一个工作环节,是否都能更绿色一些? 我们能迅速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多么大的一股力量。这样的力量,如果用在环境治理上呢? 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