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5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转帖] 八旬武大老教师和本科生一起上课,4年写下数万字听课笔记

[复制链接]

已抛锚 成长值: 6260

蓝铜v2_05蓝铜v1_05红铜v1_01灰铜v1_05绿金v1_01灰金v1_03绿铜v3_05绿银v3_02紫铜v1_02蓝银v1_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21-6-7 08: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八旬武大老教师和本科生一起上课,4年写下数万字听课笔记

在武汉大学教学楼里,经常会见到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他叫胡武,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退休教师、教学督导,他的职业轨迹与新闻记者、大学教师、教学督导紧密关联。工作55年来,他一直从事党的新闻和教育事业,矢志不渝立德树人,不忘一名人民教师的初心,彰显了一名老共产党员的朴素情怀。
一次刻骨铭心的党日活动
5月25日上午11:00,胡武同往常一样,身着干净笔挺的白色衬衣,走进武汉大学樱花大道尽头——新闻与传播学院。
作为一名45年党龄、已退休20年的老党员,80岁的胡武此次应邀参加该院广告学系党支部“立德树人的使命与广告教学的责任”主题党日活动。
这次党日活动与往常一样,但不一样的是,胡武家里当天发生的事,让人刻骨铭心。
党日活动期间,胡武略显疲乏,不时微闭双眼,用左手轻抚胸口。
注意到胡武的异样,教学秘书杨力关切地询问:“胡老师,要不要休息一下?”
得到的回答,是一个让人安心的微笑,和“我没事,放心”。
5月25日,胡武参加广告学系主题党日活动并发言。供图: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为了此次活动,胡武认真准备了发言稿。他将自身经历和本学期听完广告学系所有本科生课程的体会相结合,分享了新时期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定位和教育使命感悟。
13:40,党日活动和接下来的广告学系本科课程研讨沙龙,画上圆满句号。
胡武和各位老师一一道别后,离开了学院。
时针向前回拨13分钟。
13:27,研讨沙龙还在进行。
就在胡武对广告系师生提出殷切希望之时,胡武唯一的儿子、长江报业集团长江财经传媒研究院党总支书记胡江南,于13:27因病医治无效离世,年仅51岁。
原来,上午胡武的疲倦,是因为彻夜守护病重的儿子。
“早上离开病房的时候,我跟江南说,今天的这个活动是很早就定下来的,我问他能不能去,他已经开不了口,但还是坚定地挥了挥手,示意我可以来,应该来。”说起和儿子最后的告别,胡武强忍悲伤,满眼都是爱。
胡武的儿子胡江南也是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校友,胡武却从未在学院提及过儿子的病情。胡武理解儿子的要强,也深切地爱着自己的儿子,如同他爱着的教育事业,深沉而炽热。
从新闻一线到新闻讲台
胡武出生于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莲荷乡。那个年代的童年,是上山砍柴、下溪捉鱼,上学要挑着铺盖到离家20多里的小学。
胡武记得,中学时期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要做又红又专”的青年。那时候,课外阅读很缺乏,看的小说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春之歌》等书籍。那时候,学生们不仅一边读书,还一边插秧、割谷、修水库、筑公路、挖矿石。
也正是在那个时候,胡武对未来有了明确方向: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需要。
1961年,成绩优异的胡武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专业录取。
那一年,中国人民大学的开学典礼十分隆重,吴玉章校长、徐特立、董必武、谢觉哉先生致辞。
那是胡武平生第一次见到这么多重量级人物,第一次聆听这么多革命前辈的谆谆教导,每一句话,都激励和鞭策着他。
大学的刻苦学习,为胡武今后的工作打下了扎实的政治理论和业务理论基础。
毕业那年,胡武被分配到湖北日报。到武汉工作近一年后,胡武被派到部队锻炼。锻炼结束后,因政策调整,胡武又被派到咸宁日报工作。
胡武原本心里落差很大,但当被告知“你是人大新闻系的学生,才留报社的。与你一起分来的其他大学生,都下县里去听从安排了”。胡武意识到,自己能留在新闻战线,何其幸运。
思想通了,心情也就释然。
在咸宁日报工作期间,胡武经常到基层采访,做调查研究。新闻稿除了在咸宁日报和湖北日报刊登外,还常被人民日报采用。作为报社唯一的新闻科班生,胡武还被指定到鄂城、武昌、阳新、嘉鱼、崇阳、通山等地为通讯员培训班讲课。
1984年,武汉大学成立新闻系,胡武到武汉大学任教。
在新的工作岗位上,胡武依然勤勤恳恳、丝毫不曾懈怠。不但主动担任本科生班主任、研究生导师,对学生谆谆教诲、尽心尽责;更全情投入讲台,沉下心来做研究。
入校第二年,胡武开设了《新闻编辑》课,并结合多年新闻工作实践,编写教材,撰写论文。
记者工作18年,教学工作16年,胡武说:人活于世,不光是做事做学问,更要淡泊名利、学会做人、济人危难,用真诚给你身边的人带来欢乐。
2001年7月退休后,胡武继续留在新闻战线发光发热,先后在多家媒体和高校授课,培养年轻人。
这一干,又是十五载。
厚厚的听课“账本”
2021年2月22日,星期一,武汉大学新学期开学第一天。
胡武换乘了3趟车,来到本科生教学办公室,查阅新学期课表、修改听课感悟,“早点拿到课表,早做听课准备,心里踏实些”。
2021年2月22日,上班第一天,胡武查看本学期课表。供图: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担任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学督导,胡武从不因天气恶劣而不出门,不因住家较远而少到校,不因未被通知而少听课,他的人生信条里,从来没有“缺席”。
2017年,胡武应新闻与传播学院邀请,再次返校承担教学督导工作。已是76岁的胡武说:“我是党和人民供我上的大学,国家、民族、单位和学生的需要,理当义不容辞,也是崇高的事业,能贡献一点力量,无限荣光。”
4年时间,胡武老师留下了厚厚的听课“账本”:听课逾百次,撰写感悟与建言16篇共61253字,参加师生座谈会20余次。
胡武说:“学院需要我,我就应该认真,不能把学院的需要当任务来完成,而应该倾注感情用心去做。”
事实上,胡武的督导绝不是简单听课、记录,更是听课后的深度思考、交流。从如何备课到授课语言、提问艺术,从案例选择到新闻背景、实践操作,从新闻价值观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等,胡武的督导既有对教师授课艺术的分析,又有知识点上的解读。
甘为人梯、奖掖后学。
胡武对授课教师总是不吝指导,关照有加。每一项建议都饱含着工作30多年的胡武对年轻教师的殷切期盼。
广告学系的姚曦教授和胡武接触较多,他说:“胡老师经常到我办公室坐坐,了解学术新动态、教学新要求、学生新特点,他用20岁的心支撑80岁的年龄。”
“胡老师本学期两次听我的课,他课间跟我交流时,告诉我素材选取有些分散,有些已讲过基础理论可以少讲,还告诉我加强对行业的了解。这些建议对我帮助很大。”青年教师欧阳敏感慨地说。
胡武在修改听课报告。供图: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在本科生教学办公室担任三助(助研、助教、助管)工作的硕士生陈春,经常帮胡武打印和修改听课报告,潜移默化受到胡武的感染,她说:“帮胡老师打印和修改文稿,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他一丝不苟地听课和写报告,这种敬业精神令人敬佩。”
不曾停歇,不辱使命
5月22日中午,一身正装的胡武准备出门。
这天下午,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迎来了1987级学生毕业三十周年的聚会,30余位校友回到樱花尽头的“家”。
胡武是新闻系1987级学生的班级导师。轮到胡武发言,他接过话筒,习惯性地整理了一下衣领和袖口。
“今天这身西服和衬衣都是新买的,第一次穿。出门前照镜子,孙子问我,爷爷,你今天穿新衣服了呢?这是要去哪里?我摸着孙子的头说,爷爷今天要去见最爱的学生,当然要穿新衣服啊……”
衣着讲究,这是胡武表达对奋斗在各条战线的学生的尊重。
台下的掌声不绝于耳。
30多名30年前的学生,胡武都能一一叫出名字,每个人的情况如数家珍。
5月22日,胡武(中间黑色西服白衬衣)和1987级返校校友合影。供图: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关爱学生,是胡武的习惯,他乐在其中。
2020年10月23日,武汉大学教三001教室,胡武来到2020级新生研讨课的课堂听课。课程内容是教学秘书解析培养方案和教学管理规定,课程最后,胡武分享了他的感受。
“同学们,你们很幸福,通过一门课就能详细了解本科期间的学习要求。我很羡慕,你们和我那时候相比,条件好了太多。今后大部分同学会从事新闻舆论工作,但不管从事什么职业,好好读书,打好基础,练好笔杆,积极实践,是安身之本,更是立命之本。”胡武说。
话不多,情谊厚。理不深,爱心浓。
胡武说,人生最大的原则,无非正义宽厚、诚实守信、淡泊名利、奋进不息。
55年间,胡武转战于新闻一线和三尺讲台,从不辞安排,从不怨辛劳,从不曾停歇,从不辱使命。做记者,他时刻保持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当老师,他始终坚守教书育人的初心,辛勤耕耘在教学一线。
胡武常年笔耕不辍,翻阅其笔记,有几句话给人印象特别深刻:路,路上有荆棘,有鲜花。路,时而笔直,时而弯弯曲曲,但总是朝着前方,无边无际。


插件设计:zasq.net

原创版主 - 原创版主

 成长值: 33880

灰铜v1_05绿金v1_01灰金v1_05绿银v1_01绿铜v3_05绿银v3_05红铜v1_05紫银v2_05

沙发
发表于 2021-6-12 13:36 | 只看该作者
活到老学到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4-25 14:51 , Processed in 1.245574 second(s), 4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