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树敌》:老顽童埃科游走多重世界
[打印本页]
作者:
gordon813
时间:
2016-12-11 10:03
标题:
《树敌》:老顽童埃科游走多重世界
《树敌》:老顽童埃科游走多重世界
[attach]987305[/attach]
因《玫瑰的名字》、《傅科摆》而被广大中文读者熟悉的翁贝托·埃科(1932~2016),是欧洲重要的公共知识分子,也是著名的小说家、符号学家、美学家、史学家、哲学家,近日他的随笔集《树敌》由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中译本。
《树敌》全书收文15篇,内容跨越古今、游走多重世界,将作家的多重身份融合于一本书中。按埃科本来的想法,想把这本书称为“偶谈集”,后来,出版社担心如此朴素的名字难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倒是第一篇文章的题目还算值得玩味,于是《树敌》最终成为本书的书名。何谓“偶谈”,这类文章又有何特点呢?埃科认为,偶谈是作者原本无意创作,而应他人要求就某一话题撰写的发言或文稿。这些主题能够促使或引导作者对某些他原本会忽略的问题进行思考,相对于自己脑子里冒出来的奇思异想,这些来自外界推动的反思往往更丰富些。
偶谈的另一特点在于它用不着不惜一切代价地标新立异,只要能娱乐交谈的双方即可。总之,撰写“偶谈”是一种巴洛克式的修辞学练习,就像罗克萨娜向克里斯蒂安提出的挑战——“跟我谈谈爱”。埃科在每篇文稿的题注都记录下相应的日期和写作缘由。其中,最能突出偶谈性质的两篇是《绝对与相对》和《火之炫》。这两篇发言稿曾在米兰艺术节的晚间主题活动中被宣读。当年,关于相对主义的争论正盛,米兰艺术节恰好是一个探讨绝对主义的大好机会。至于那篇《火之炫》,则更是典型的“偶谈”,埃科表示自己绝不会无端谈起那个烫手的话题来寻开心。
在《树敌》中,我们既能看到学者埃科的哲学反思、文学惦念,又能看到公共知识分子埃科借古讽今、针砭时弊,有小说家埃科创作的蛛丝马迹,也有老顽童埃科以妙想奇思书写生活滋味。
欢迎光临 (http://mail.zasq.com/~zazww/)
Powered by Discuz! X3.2